国考常识考点练习之经济常识(2)
【例题赏析】
·2009年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江西省宁都县2013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工作实施方案
·2013年河北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13年福建省安溪县公开招聘教师通告
·413公务员考试联考行测状语的妙用(2)
·2013年413联考备考真假推理题之快速解题思路
·2010年9月7日上午内蒙古政法干警面试真题
·2012年内蒙古党政群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方式
·2011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2012年河北公务员面试真题(6.9-6.10)
·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2010年应届毕业生招聘
·2011湖南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
·2013年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简章
·关于做好江苏省2012年“三支一扶”工作的通知
·2007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河北省考录公务员面试安排及面试通知单打印说明
·2012年山西省党群机关考录公务员咨询电话
·2011年河北省招聘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通知
·2012年度湖北省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公告
·河南省长葛市招聘法院工作人员公告
·2013年济南公务员考试15日报名 16日可缴费
·2013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指导
·西藏自治区2013年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从事“三支一扶”工作公告
·2013年海南省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公告
·2012年新疆公务员考试咨询电话
·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职位表】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招考职位
·湖南公务员考试流程之参加统一笔试
·青海公务员考试流程之填写报名资料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体检和考察
·201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1.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有( ):
A.投资需求 B.消费需求
C.储蓄需求 D.出口需求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据估计,其人数已达8000万之多。造成这样大规模的“民工潮”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农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区的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C.农民在家种田收入太低,又没有其他能多挣钱的就业机会
D.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力
4.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
A.改善利率,储蓄减少 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C.改善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 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5.下列国家中,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是( )
A.西班牙 B.比利时
C.卢森堡公国(大公国) D.英国
6.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模式。下列能表述其基本特征的有( )
A.全球化 B.市场化 C.信息化 D.专业化
7.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8.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改善税率通常将( )
A.改善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失业率波动不定
9.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
A.失业率上升 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 D.失业率波动不定
10.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改善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11.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限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B.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C.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12.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括( )
A.国民总收入 B.货币总量
C.国内生产总值 D.外汇储备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BD。中公解析:根据收入核算公式Y=C+I+G+NX,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代表总需求,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尤其是消费,投资,净出口被称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储蓄的增长可以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会降低利率,间接拉动投资的增长和经济增长,但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因素。长期来看,储蓄率的改善有利于增加人均资本存量,使经济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但过高储蓄会导致消费减少。
2.【答案】ABCD。中公解析: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3.【答案】A。
4.【答案】C。中公解析:按照经典经济学的解释,改善利率是抑制通胀的传统手段。一般来说,降低利率,会导致投资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增加。
5.【答案】D。中公解析: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三国于1999年1月1日成为欧元区成员国。英国至今没有加入这一货币区域,法定货币依然是英镑。
6.【答案】AC。中公解析: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创新创业型经济。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和灵魂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7.【答案】D。中公解析: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最核心的特征是,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8.【答案】B。中公解析:改善税率并不一定改善政府财政收入,当税率过高伤及税本,导致税源枯竭时,不但不会增加财政收入反而会减少财政收入,A项错误。C项与实际相反。税率与失业率通常情况下呈反向变化关系,所以D项错误。政府调控经济正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在经济高涨时,增加税收,减少投资,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防止经济过热,所以答案为B。
9.【答案】C。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的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表现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经济呈过热的态势,表面上看经济一片繁荣,工作好找,失业率低。通货紧缩时则相反。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关系,当出现滞涨时反而会出现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也高的现象。所以题干问的也是“一般会导致”,本题选择C。
10.【答案】C。中公解析:“提低”,就是改善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工作;“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以上方法都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11.【答案】C。中公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观察员国家有: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对话伙伴国有: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
12.【答案】D。
相关阅读:
推荐课程 必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