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259)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259)

2016-10-17 09:32:02 字号: | | 推荐课程 公务员考试网官方指定备考课程——必胜课

知识经济的发展无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机遇(如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缩短工业化阶段的进程,即发挥后发优势),但同时也使这些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挑战首先来自“知识”这一生产要素本身。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指出,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扩散的效率与知识的积累及人力资本正相关。而正是在这两点,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种差距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的选择和应用方面可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但同时使得他们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因位势的不同形成垂直分工的关系,因而处于不利地位,甚至随着新的技术壁垒的形成而形成新的“中心——依附”关系,加大贫富差距。例如,有迹象表明,近20年来,在全球的收入分配方面,情况逐渐恶化。从1960年到80年代末,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从1960年的0.44到1989年的0.55。又据统计,世界最富的20%的人口的所得收入与最穷的20%的人口的收入比从1960年的11.11:1增加到1989年的17.11:1。可见,全球增长的好处并没有平均扩散到所有国家,贫富差距还在加大。正如托夫勒所说:“知识的分配比武器和财富的分配更不平等。因此知识(尤其是关于知识的知识)的重新分配更加重要。它能改变其他主要权力资源的分配。”

挑战更来自自身准备的不足,因为            。知识经济对于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而言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顺理成章;对于首先要通过工业化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意味着要不甘落后、抓住机遇,就必须将工业化与知识化两步并作一步走。即如果说在上一个百年,后发国家还有可能通过加速工业化过程追赶发达国家,那么在当今新的世纪交替之际,由于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过程不断加快,后发国家已经没有了从容实现工业化的可能。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显然更加严峻。

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这使得在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加速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完成制度的变革,因而任务异常艰巨。

我们初步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正在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与前两步战略相比,第三步战略不是自己和自己的比较,不是要达到“温饱”、“小康”这样相对明确的指标,而是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一个更加开放的、[a]指标,因而也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外延扩张为主,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尽管我们多次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但是,以高技术为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的新型经济,还没有成为我国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主题,就全国范围而言,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不到5%,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5%,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服务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不到10%。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就整体而言,由于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东部沿海地区某些大城市在某些方面还是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的。

1.1.

知识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主要来自( )。

A.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扩散的效率与知识的积累及人力资本正相关

B.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方面落后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制度问题

D.发展中国家自身准备不足

1.2.

与知识经济比较而言,工业化经济发展最大的弊端是(  )。

A.消耗稀缺的资源、污染环境

B.造成了全球贫富差距过大

C.形成了技术壁垒

D.无法拉开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1.3.

文中谈到发展中国家从对待机遇的角度看,应当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

A.注意知识的积累

B.工业化和知识化并进

C.发展新型经济

D.快速实现体制改革

1.4.

下列说法,不符合全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核心在于创新

B.知识经济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C.当代经济的发展紧密地依赖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

D.关于知识的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对其他资源具有强大支配力、控制力、渗透力

1.5.

下列对我国的现状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东部广大沿海地区已经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某些有利条件

B.我国只有西部地区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

C.我国西部地区没有以高技术为产业支柱的新型经济

D.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初步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

1.6.

文中[a]处应填人的词语是( )。

A.艰巨的

B.活跃的

C.紧迫的

D.动态的

1.7.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本文结束语的一项是(  )。

A.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

B.总之,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C.总之,我们必须发展知识经济

D.知识经济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呀

1.8.

根据上文,下列对基尼系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尼系数为0,则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

B.基尼系数是衡量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C.基尼系数越高,收入的差距越悬殊

D.基尼系数是最富有人群的收入和最贫困人群收入的比值

1.9.

下列选项中,适合填在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  )。

A.路遥知马力

B.磨刀不误砍柴工

C.机会只偏爱有准备者

D.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

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恐怖”尚未解除,与其同属一个家庭、名字却好听得多的保鲜膜又开始源源不断地从超市流入一个个家庭。保鲜膜的一个“鲜”字给人一种易于接受的安全感,[a]而一个“膜”字所暗示的微弱程度又让人放松了对它的警惕。

前不久,韩国“解决垃圾问题市民运动协议会”针对消费行为中的环境安全问题组织了一次调查,两个多月以来,他们收集了首尔市主要食品商场内使用的20种保鲜膜,并对其所含的重金属及环境激素状况进行了检测,在三种保鲜膜中检测出210000~260000PPM的乙基己基胺(DEHA)。1998年,美国消费者权益组织对奶酪包装用聚氯乙烯(PVC)保鲜膜也做过一次检测,结果表明其DEHA含量为5500~21700PPM。韩国的检测结果是这一数字的10~40倍。日本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早在6年前就已将DEHA定为环境激素物质,美国环境保护局也将其划入环境激素怀疑物质。

 “解决垃圾问题市民运动协会”强调指出,DEHA不同于铅、镉,[c]但目前在《食品卫生法》尚无任何限制规定,在直接用来包装食品的保鲜膜内检测出DEHA,可以说是食品安全方面的一种潜在威胁。如果外卖食品用聚乙烯保鲜膜来包装,[d]则有可能会被DEHA污染。协会呼吁政府应进行细致的调查,采取限制措施,流通领域和食品店也应改用低密度聚乙烯(PE)保鲜膜。

2.1.

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保鲜膜和塑料袋一样,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B.保鲜膜造成的环境污染比塑料袋要微弱得多,让人放松了对它的警惕

C.聚氯乙烯(DEHA)保鲜膜,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D.低密度聚乙烯(PE)保鲜膜,完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2.

对第二自然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韩、美、日三国生产的保鲜膜都含有DEHA,是不安全的

B.保鲜膜中DEHA的含量有日益增高的趋势

C.韩国生产保鲜膜最不安全,而美国生产的保鲜膜则较为安全

D.韩、美、日三国的有关部门,都认为保鲜膜中含有安全隐患

2.3.

>有关DEHA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聚氯乙烯保鲜膜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DEHA,是不安全的

B.DEHA之所以不安全是因为它含有重金属和环境激素

C.DEHA中虽然不含有铅、镉,但仍是不安全的

D.DEHA有可能通过保鲜膜传给食品,所以保鲜膜是不安全的

2.4.

>依据文中信息,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同塑料袋一样,保鲜膜也属于需要解决的垃圾问题

B.同塑料袋一样,保鲜膜最终也应该被绿色生活排弃

C.必须立即停止聚氯乙烯保鲜膜的生产和流通

D.今后,奶酪包装有可能使用PE保鲜膜

2.5.

文中[a]、[b]、[c]、[d]四处连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例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摄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4.5摄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 】,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 】,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3.1.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越大

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

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候变暖颇有价值

3.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3.3.要获得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的关键是(  )。

A.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B.依靠计算机模型得出的预测

C.研究过去大气中气温的变化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D.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及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

3.4.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

B.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数百年

3.5.填在短文【   】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猜测 升高

B.预见 攀升

C.预测 提高

D.估计 提升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跟电视一样,收视率对中国的电视和广告行业而言,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应用不过短短二十余年。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指标,因此不仅国内开展此类业务的经验还有待摸索和积累,而且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专家和机构也少之又少。如此一来,在当前收视率已经被看作电视、广告行业的通行货币的情况下,促进收视率调查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就显得尤为迫切。根据美国、英国等开展该项业务较早的国家的经验,要真正实现收视率调查的公正、可信,不仅需要收视率调查机构本身的科学方法和诚信态度,更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调控及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而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通过一组报道,让更多公众知道了收视率这个行业术语,了解了收视率调查的方法,未尝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另一方面,在获得了准确可信的收视率后,更为重要的恐怕是如何看待和使用收视率。说到底,收视率只是一个可供行业参考的数据,任何对其本身的攻击都只是,而如何将它用得科学、用得合理,却完全关乎从业人员的态度。

实际上,与收视率一样,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点击率、电影票房、图书销售量、剧院上座率等等一系列数字,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俨然将成为衡量文化产业各门类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殊不知,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却远不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就可以量化评估的。一味地追求与商业利益挂钩的数字效应,不仅不能反映产业发展的真实面貌,还难免使产业发展走向歧途。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视率造假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不仅要警惕“惟收视率是瞻”,更要警惕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惟数字是瞻”。

4.1.

第1段意在阐述这样一种观点,即(  )。

A.保证收视率公正可信的前提是了解收视率调查方法

B.现在我国亟需促进收视率调查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C.目前在收视率调查方面我国仍需借鉴英美等国经验

D.只有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监控才能保证收视率的真实

4.2.

关于收视率,下列哪项与本文不符?(  )

A.收视率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指标

B.收视率只是一个可供行业参考的数据

C.收视率调查的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和积累

D.对收视率的态度和使用比收视率调查更重要

4.3.

填入文中第2段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欲加之罪

B.以偏概全

C.欲盖弥彰

D.推波助澜

4.4.

根据本文,合理而科学地使用收视率关键在于(  )。

A.行业专家和机构要深入研究

B.行业的主管部门要加强监控

C.行业的从业人员要端正态度

D.收视率调查机构要公正可信

4.5.

第3段旨在说明(  )。

A.简单的数字无法准确量化评估文化产品质量

B.要警惕数字效应对文化产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C.收视率与网络点击率、电影票房等本质相同

D.目前收视率造假的最大驱动力就是商业利益

信息文化的直接后果是把全球结成一个紧密的信息整体,无论身处何地,一旦被纳入由电脑、电视、卫星、电话、电传组成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就可以与整个世界同时存在。同时知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某种局部的社会变迁,通过全球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可以及时准确无误地传播到全球范围,从而产生全球性影响,使全球各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信息一体化暴露了不同社会之间的差距,强化了不同社会之间的频繁接触,从而使人们很快意识到各自的处境和差距,有利于互相交流,协调发展,取长补短,加速前进,追赶代表全球先进水平的发展浪潮。

正如不同的土壤中可以开出不同的花朵一样,信息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们的群体意识。浓厚的乡土意识是口头传播时代的产物。人们只能与本乡土的小群体频繁接触。从而产生一种乡土依恋心理。强烈的民族意识是文字传播时代的产物。不同乡土的人群依靠共同的文字认同,共同的文字支撑着共同的文化。只有进入电讯时代,各民族之间的普遍的文化认同才能发生。面对卫星电视和电子计算机,人们接受的是全方位传递的文化,人们必须依靠异种文化为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发展自己的文化。人们越来越超越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从全球协调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问题,从而形成了普遍的全球意识。

5.1.

对“信息一体化”两方面的作用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把全球结成一个信息整体,并暴露不同社会之间的差距,促进交流和发展

B.使局部的社会变迁发生全球性影响,增强各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并暴露不同社会之间的差距,促进交流和发展

C.把全球结成一个信息整体,使人们了解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从而追赶代表全球先进水平的发展浪潮

D.使本地区的社会变迁发生全球化影响,同时又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和差距,从而取长补短,加速前进

5.2.

对第1段出现的概念,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信息文化”指电脑、电视、卫星、电话、电传等信息手段

B.“信息网络”指全球各区域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不同社会的频繁接触

C.“信息一体化”指用现代化手段把全球各个区域结成一个信息整体

D.“不同社会”指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5.3.

对信息文化间接后果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信息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们的群体意识

B.信息文化使人们接受全方位的文化传播

C.信息文化使人们的意识越来越超越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D.信息文化使人们形成普遍的全球意识

5.4.

对“正如不同的土壤可以开出不同的花朵一样”所比喻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浓厚的乡土意识是口头传播时代的产物

B.强烈的民族意识是文字传播时代的产物

C.群体意识是信息文化崛起的产物

D.普遍的全球意识是电讯时代的产物

地方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官方微信
在线课程
国考专题
我要提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