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428)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428)

2017-04-24 09:46:20 字号: | | 推荐课程:必胜技巧

    (一)我曾运用复杂科学的方法分析制度问题,认为制度应当包括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体制是指系统在某一时间点所处的状态和结构,机构则是指系统演化的过程和动因。由于系统是动态的,处于不停的演化之中,因此单靠权力分析、利益集团分析、规范分析等静态的结构分析方法来研究它是不够的。正如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诺斯一针见血指出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变迁的动态世界中,但我们的理论却是静态的。”

    (二)制度可以经由强制性制度变迁(他组织作用)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诱制性制度变迁(自组织作用)而演化。按照复杂性科学的观点,对经济的运行而言,既定的制度规则能稳定交易主体的预期。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交易主体之间都知道对方会按照什么规则来行动,因为大家都相信对方是理性的。如果确实如此,那这一制度就是适当而稳定的。如果在既定制度框架下,交易主体难以发挥作用,难以将商业机会变为现实,那就说明这一制度需要加以改变,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制度环境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造成自组织作用和他组织作用的结合,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演化。

1.1.

根据第一段内容,关于“体制和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制是不变的目标,机制是实现目标的途径

B.体制是静态的,机制是动态的

C.体制和机制相互依存

D.体制和机制同属于制度

1.2.

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关于“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变迁的动态世界中,但我们的理论却是静态的”这句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是不断变化的,理论是始终不变的

B.世界是不断变化的,理论是始终不变的

C.理论研究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悖

D.理论研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1.3.

关于第二段中划线部分的内容,下列说法没有被提到的是(  )。

A.适当的制度无需做改变

B.适当的制度可以将商业机会变为现实

C.不适当的制度需要加以改变

D.适当的制度有利于交易主体发挥作用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都参加的一种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人以自己的活动作为[a],来调节和控制他跟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我们现在谈的是人类所特有的那种劳动。蜘蛛结网,颇似织工纺织;蜜蜂用蜡来造蜂房,使许多人类建筑师都感到惭愧。但是,就连最[b.]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要高明,因为建筑师在着手用蜡来造蜂房之前,就已经在头脑里把那蜂房构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所取得的成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已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了。他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改变。同时在自然中实现了他所意识到的目的。这个目的就给他们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方法规定了法则(或法律)。他还必须使自己意志服从于这个目的。这种服从不仅在一些零散动作上,而是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各种劳动器官都要紧张起来,还要行使符合目的的意志,具体表现为集中注意(聚精会神)。劳动的内容和进行方式对劳动者吸引力愈少,劳动者愈不能从 劳动中感到运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各种力量的[c],同时就愈需要加强集中注意。

2.1.

下列依次填入[a]、、[c]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媒体  笨拙 乐趣

B.媒介  拙劣 兴趣

C.媒介  拙劣 乐趣

D.媒介  笨拙 兴趣

2.2.

对“人类所特有的那种劳动”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指人类区别于蜘蛛、蜜蜂的用手来进行劳动

B.是指人类区别于蜘蛛、蜜蜂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并语言参与的劳动

C.是指人类区别于蜘蛛和蜜蜂的,本能的、能预设成果并伴随整个劳动过程的劳动

D.是指人类特有的意识活动

2.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在劳动过程中改造了自然也改造了自己

B.成品生产以前先以观念或意象的形成存在于头脑里,这肯定了形象思维的作用

C.劳动中的法则,伴随着劳动的产生而产生

D.在劳动过程中,人是靠形象思维进行交流活动的

2.4.

对原文中画线的语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者观念--------指劳动者的形象思维

B.以观念的形式------指劳动者对其劳动的对象的总体感受

C.实现了他所意识的目的------指劳动者劳动的最终目的

D.三个句子含义相同,都是指劳动者对其劳动所得成果在头脑中的构建

2.5.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原文开宗明义的指出“劳动者首先是人和自然参加的一种过程”,说明主体和客观都不可偏废

B.用蜜蜂造蜂房的例证来说明人的劳动也有无意识性

C.原文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在劳动生产之间心里已先有蓝图,有了观念和目的,而这个目的就规定了劳动的方式和方法的的法则

D.文章申明了各种劳动器官的全面合作,都要紧张起来,这就表现为“注意”或“聚精会神”。

按照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在总能耗中的比例是15%,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比例仍达85%。在此背景下,“节能提效”被提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位置上。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个经济模式,包含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其中,新能源的发展前景被市场看好。但目前来看,新能源尚无法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化石燃料仍将在我国能源构成中居主导地位,新能源还只是作为化石能源的补充角色而存在。此外,从节能减排的投资效果看,目前改善能效对“低碳”的贡献也远甚于新能源。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能效项目“万元投资”形成的节能能力为5吨标准煤/年左右,而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投资形成的节能能力不足1吨标准煤/年。能效项目投资有明显的优势。

从全世界的情况分析,节能在今后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总的贡献率将达到60%—70%,然后才是依靠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到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采用造价昂贵的碳封存技术。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把大力开展节能放在首位,从节能和减排的一致性方面强调低排放发展;其次,把大力开发传统能源中相对低碳的能源如天然气、核能和水电等作为近期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排放的主要发展方向。

不过,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所走的“低碳”路径与此并不一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已有近20个省市提出要打造新能源基地,上百个城市提出把新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不少地方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发展新能源。但是,低碳经济不能等同于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只是低碳经济中的一部分。并且,大规模地、盲目地上马新能源项目,更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3.1.

根据上述材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不包括(  )。

A.大力发展新能源

B.不断改善能效

C.努力减少排放

D.尽快开采化石燃料

3.2.

下列关于新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新能源发展前景看好,但目前无法取代传统能源

B.从全世界来看,目前新能源对低碳经济的贡献率低于能效项目

C.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最有效的途径

D.目前大规模地开发新能源项目,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3.3.

下列关于节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通过发展新能源才能实现节能

B.节能主要是指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

C.节能项目的投资回报比新能源开发项目要低

D.目前节能和发展低碳经济之间依然存在矛盾

3.4.

目前,不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首选措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包括(  )。

A.发展新能源的技术要求比节能减排要高

B.未来传统能源在总能耗中的比例依然很高

C.节能减排比能源结构调整对实现低碳经济的贡献率要高

D.节能减排的投资效率比开发新能源要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内进行复制,释放后再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受染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局部有炎症反应,一般不发生病毒血症。两周后受感染区域的上皮细胞重新出现或修复。流感病毒偶尔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其病变特征为肺脏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潜伏期通常为一两天,短者仅数小时。

流感有不同的类型。单纯型流感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杀伤力不大;第二种是流感病毒性肺炎,少部分病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变沿上呼吸道向下【甲】累及肺实质,引起肺炎,很多患病者会在5~10日内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而死亡;第三种是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这种类型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及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征候,病死率高。1918~1919年发生的那次流感属于第二类,因而死亡人数极多。

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而且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这也是它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流感流行除了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每次引起大流行都会发生变异而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外,与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对付流感病毒也有关。另一方面,每次流感流行都与人们轻视这种疾病和没有做好隔离有关。同时流感流行具有【乙】突袭的特点,颇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意味,来时无影,去时无踪,往往突然【丙】,迅速传播开,危及面广,因而容易造成较大伤害。

而患流感后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流感可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继发细菌感染,如咽喉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毒感染破坏了呼吸道上皮细胞,损害了呼吸道的自然防卫功能,致使致病细菌乘虚而入,并在局部聚积,引起感染。很多人都是从流感开始,继发肺炎,最后导致死亡。

当然,患过流感和未患过流感的人产生的免疫力不同。一般而言,尽管流感病毒变异较大,但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似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4.1.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3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漫延 隐蔽 爆发

B.蔓延 隐蔽 暴发

C.蔓延 隐秘 爆发

D.漫延 隐秘 暴发

4.2.

对第1段划线句子中“复制”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流感病毒具有再生能力

B.流感病毒可以产生相同的病毒

C.流感病毒可以使纤毛柱状上皮生长

D.流感病毒可以感染更多的上皮细胞

4.3.

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病毒侵入呼吸道而引起的流感,两周内就可好转

B.胃肠型流感的致病病毒生命力很强,所以病死率高

C.因1918~1919年那次流感而死亡的人,多数死于肺炎

D.如果流感引起了并发症,则患者的死亡率极高

4.4.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流感流行原因的是(  )。

A.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极易被流感病毒感染

B.人们与流感病人接触时,隔离措施不强

C.目前在对付流感病毒方面,尚无有效的药物

D.流感发病之快令人猝不及防

4.5.

下列关于流感病毒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患者出现了肺部充血等病状时,流感病毒已经发生变异

B.一旦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就会产生更强的复制能力

C.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的病毒株引起的流感具有免疫力

D.每次引起流感大流行的病毒都是不同的

5.1.

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观察试验中,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学生的眼部活动来分析他们看事物方式的不同

B.在记忆测试中,研究人员让学生看了两张显著位置的物体相同而背景不同的图片

C.有专家认为此项研究成果对于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帮助,但也有专家对此置疑

D.美国人在新背景下能更准确地辨认物体,是因为他们在前景物体中能解读出更多的视觉细节

5.2.

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看水下景物的图片,美国人会注意游动的鱼;中国人会注意溪流、岩石和鱼

B.东方人倾向于更加社会化的生活;西方人则更喜欢过独立的生活

C.人们看待和探索世界的方式依赖于自身拥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

D.东方人更适合做管理工作,西方人更适合做科学研究

5.3.

最能解释“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更具有整体性”这句话的一项是(    )。

A.东方人倾向于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前景物体上,在新背景下也能更准确地辨认物体

B.东方人做事时考虑问题比西方人周全

C.两方人能在前景物体中解读出更多的视觉细节

D.在观察事物时,西方人先从观察事物的前景开始,而东方人则是从背景到前景更全面地观察问题

5.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记忆测试中,研究人员让学生看的图片中的物体是观察照片

B.西方人比东方人具有更强的记忆能力

C.文化差异是造成人们思维方式差异的重要原因

D.在古代东方人喜欢与他人融洽地从事农业生产,而古希腊人喜欢从事打猎、捕鱼等活动

相关阅读:

  • ·202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3月第四周时政汇总(3/18-3/24)
  • ·202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3月第三周时政汇总(3/11-3/17)
  • ·202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3月27日国际篇
  • ·202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3月27日国内篇
  • ·202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3月26日国际篇
  • 地方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