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常识辅导 > 经济 >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667)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667)

2017-11-04 10:21:49 字号: | | 推荐课程 公务员考试快速答题技巧大揭秘

1.答案:

解析:

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我国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等有利条件,努力消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解析:

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说明需要政府需要采取措施管理好通胀预期,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管理好通胀预期,抑制通货膨胀,关键在于减少货币的流动性,政府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紧缩货币政策包括调整利率等;增加供给调节需求;优化产业结构等等。故正确答案为D。

减税、扩大银行贷款规模、增加货币发行量都会导致市场流动的货币增加,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本题相关知识点: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常识判断的常考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弄懂这两者的区别,了解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该采取的措施。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这种现象属于通货膨胀。

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到物价下跌,这种情况属于通货紧缩。解决通货紧缩,可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等措施。

3.答案:

解析:

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生产周期缩短,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率也大幅提高。其次,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故正确答案为A、B、C、D。

4.答案:

解析:

政企分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因此本题选C。

5.答案:

解析: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主要是指增加一定数量的财政支出,就会减少相应数量的私人投资,从而使总需求仍然不变。挤出效应的存在,使财政政策的效果受到影响。C项成倍数放大或缩小表述错误,本题应选C。

地方公务员考试
在线课程
国考专题
我要提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