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务员联考笔试结束 面试还会远吗?
2018年多省公务员联考笔试已经结束,不少考生正在为笔试成绩焦虑,也有的考生考完后放下了一切负担,跟复习说“byebye”了。可是笔试只是公务员招录流程中的一个环节,笔试过后还有一项重要的考试,那就是面试。
也许考生会有疑虑,刚刚笔试完就谈面试,是不是太早了?公考资讯网建议考生目前可合理安排自己的面试复习计划,尤其是那些笔试成绩查询时间与面试时间间隔短的省份,如果等到笔试成绩公布后再着手准备面试,时间是不够的。因此,考生们稍作调整后就可以开始着手为面试做准备了,早准备造就高起点。
一、笔试成绩公布前
相对于笔试,面试更倾向于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在笔试成绩公布之前的这个阶段,考生可着重做好如下几件事: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态、建立自我效能感。
笔试已经结束,结果已经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的担心忧虑和后悔莫及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考生在该阶段,最首要和重要的,便是树立积极的心态。有怎样的心态,就有怎样的未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积极的心态,要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利于我”,如此,便能全新应对所有的事,收获也会不期而至。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是预期成功还是失败,以往自己在类似事情中实际表现的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对于一件事情有着成功的期望,那么这种期望就能创造出一个预期的反馈而变成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因此,面对可能到来的面试,考生也要建立自我效能感,以便能够静心投入到面试的备考中,面试不同于笔试,笔试多看教材多刷题编可达到复习的目的,公考资讯网提醒各位考生:面试有其独特性,复习时最好选用适合自己的视频课程,多听多练多开口,方能达到复习目的。
第二,熟悉面试基本理论、掌握面试整体流程。
笔试可以“裸考”,碰碰运气;也可以“刷人数”,壮壮胆子;面试想蒙混,则必挂无疑!面试的对手不完全是竞争者,还有考官,而但凡能成为考官的人,都是具备优秀的鉴别人才的能力的人,是个人素质过硬的人,所以,想跟考官玩“躲猫猫”,想过面试是很困难的。因此,在调整好心态的基础上,考生在候分期内,应该静下心来,听听必胜公考APP上公务员考试的面试课程,熟悉面试基本理论、掌握面试整体流程。我们认为主要是了解:
面试考什么?即面试的测评要素: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举止仪表等。
面试怎么考?也就是面试的命题类型,有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情境模拟面试、文件筐作业等;为了保证复习有的放矢,需要考生还需要对所报考单位近几年的面试情况有了解,充分掌握其命题规律。
熟悉面试就是为了揭开面试的面纱、做到有的放矢,从心理上战胜考试,从战术上赢得考试,从而成为真正的赢家。
第三,通过有效方式,获取大量素材和信息。
主要是掌握热门话题、报考部门信息及职位信息。
对于热门话题的掌握,最有效的方式包括:一是网络,以人民网和新华网等官方网站为主,了解近一年来的时事政治热点话题,既要关注热点,更要关注评论,尤其是积极、向上的评论,要始终以“政府”的角度进行思考,要始终从“人民利益”的立场进行评价;二是电视,看看新闻1+1、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全球资讯榜等等栏目,可以非常迅速和直观地了解国家时事,尤其是新闻联播,耳濡目染半个月之后就可以将官方的近期重要理论领会于心中;三是报刊,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报纸都是很不错的;刊物方面以了望、南风窗、新闻周刊、半月谈等为首要的阅读内容。仅此三个渠道,如果能做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则做到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对于报考单位、报考职位的相关信息,推荐大家直接登录该部门网站。熟知部门性质、历史、组织结构规模、职责、上下级、协同单位、规章、制度、工作动态、工作程序方法、工作重点等。此外,还应关注CCTV、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半月谈等相关政府媒体对单位先进事迹、问题的报道。
二、笔试成绩公布后
笔试成绩公布后,考生便要投入到全面的复习、备考状态了。在此阶段主要做好如下事项:
第一,了解面试信息。
通过网站查询或致电招考单位咨询面试基本信息,包括:面试时间、面试地点,面试所需证件,进入面试人数等。此外,还要备齐面试所需物品,包括:证件、服装、纸、笔以及公告中要求提交的个人资料。
第二,在系统复习基础上查漏补缺。
梳理面试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形成知识树。反复研磨面试命题类型、面试题目,结合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勤加练习。建议,有条件的考生自己组织模拟演练,模拟演练必须是全真模拟,模拟演练的考官必须对公务员考试面试有一定了解,能够在你练习过程中指点一二。
第三,维持心态稳定、保持适度紧张。
虽然在候分阶段,已经进行过心态的调整,但是在笔试成绩公布以后,考生可能又会陷入紧张和焦虑状态,因此,在考前阶段心态和情绪的调整也是很关键的。
在此阶段主要是维持稳定的心态,保持适度的紧张。据说“适度的紧张表明一种对宇宙的不信任,会造成心理衰竭和免疫功能的损坏。”而“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解决突发的问题,它有时是一种生存需要。”因此,考生在考前感到紧张,也很正常,不要视其为考试大敌,而要将这个度把握好,避免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这样两个极端状态,以适度的紧张进入最佳的考试状态!
推荐课程 必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