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7)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7)

热门标签: 文章阅读
2018-08-15 09:33:20 字号: | | 推荐课程:必胜技巧

        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它的顶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堪称世界之最。

        近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对喜马拉雅山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勘测,弄清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来龙去脉。科学家们从喜马拉雅山的远古海底沉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标本,从而证明:早在4000—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的地区就是一片湛蓝的大海。

        众所周知,地球最上层约不到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叫做岩石层,岩石层可以发生脆性断裂,形成为数不多的板块,板块之间可以作相对运动。根据板块大地构造的假说,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互相碰撞,使得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褶曲隆起所致。这样古海便渐渐消失,代之以高耸入云的山脉。

        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澳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不断升高。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是不会超过万米的。他们曾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作解释,           ①我们用雪白细嫩的豆腐来“叠罗汉”,          不需叠上几层,最底层的豆腐必将由于承受不了其上的压力而最终“垮台”。这个例子同样适用于山脉的升高。因为山脉的升高也像是“叠罗汉”,只不过是用泥土、岩石在不断堆积而已。在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所承受的压力也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像豆腐那样散架崩塌。

        经过推算,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至10000米时的负荷。这一假说同样证明了地球上至今没有万米高山的原因。

        然而,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          ②上升速度仍保持每年5厘米不变,          不用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到那时,喜马拉雅山脉是散架崩塌,还是继续高耸在地球上,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

1.1.

对第二段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果

B.条件

C.转折

D.解释说明

1.2.

对第三段的大意有几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地球表层的情况

B.说明了地球的构造

C.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

D.说明了板块大地构造假说是如何形成的

1.3.

对科学家推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能否超过万米还是个谜

B.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有可能超过万米

C.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也不例外

D.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最高只能达到万米

1.4.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地球上层约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

B.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相互碰撞褶曲隆起所致

C.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高度可达万米

D.喜马拉雅山如果每年上升5厘米,再有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

1.5.

文中①—②处缺少了两对关联词,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A.只要……就,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如果……就

C.只有……才,因为……所以

D.如果……那么,如果……那么

      千百年来,人们裹在梦幻的柔纱里,忘却尘世的喧嚣,单纯的心灵只愿意接受这一个李白:诗仙、醉圣、谪仙人……不,历史是斑驳的杂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______;“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是______;“长揖万圣君,还归富春山”是______;“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是______。既热中功名,又藐视权位;既超凡,又落俗;既坦荡荡,又常戚戚。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李白。 

       追根究底,古代的“士”在坚持心中的“道”与应对客观的“势”的矛盾中,只能有四种选择:殉道[a]“势”,修道[b]“势”,泯道[c]“势”,[d]于“道”、“势”之间。多数的“士”并非自觉地选择了最后一中,李白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清醒地认识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他的不幸在于“达”不能“兼济”、“穷”不甘“独善”,[e],在“入世”和“出世”的矛盾冲突中度过了六十二个春秋。

2.1.在上文横线上填入相关词语,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A.隐逸 附庸 傲骨 媚态

B.隐逸 傲骨 附庸 媚态

C.傲骨 隐逸 附庸 媚态

D.傲骨 媚态 隐逸 附庸

2.2.

在文中四个加下划线的词中必须修改的是(    )。

A.热中

B.藐视

C.落俗

D.戚戚

2.3.在[a]、[b]、[c]处恰当的措辞是(    )。

A.抗 媚 避

B.避 媚 抗

C.避 抗 媚

D.抗 避 媚

2.4.在[d]处恰当的措辞是(    )。

A.徜徉

B.徘徊

C.周旋

D.出入

2.5.在[e]处恰当的措辞是(    )。

A.从而

B.因为

C.于是

D.其实

由我国科学家精确绘制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发表在代表国际专业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宣布,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任务,对这一国际计划的贡献率达10%,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完成的最大基因组单条染色体的精确测序。

刊于《自然》杂志的论文《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序列及分析》宣布,中国科学家采用克隆步移法完成了对水稻粳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拼接后总长为3500万碱基对,精确度为99.99%,覆盖了染色体全长序列98%的区域,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组测序图的标准。

科学家们在完成序列精确测定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水稻第四号染色体所含基因进行预测分析,鉴定出4658个基因,为进一步鉴定这些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完整地测定了水稻四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序列,这是迄今首次完成的高等生物染色体着丝粒序列,为研究着丝粒的功能、染色体的稳定性和染色体的复制提供了基础,也为开发可转化的“人工水稻或植物染色体”提供了基础。以蓝天、白云、金色水稻为封面的本期《自然》杂志,同时也刊登了日本科学家对水稻第一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

测序专家工作组组长、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的韩斌博士告诉记者,第四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于2001年4月启动,首先完成精细物理图,然后采用克隆步移法大规模测序,绘制基因组完成图。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另一个亚种籼稻品种广陆矮第四号染色体的序列也进行了测定,报道了水稻两个主要栽培稻间在基因组成、顺序及DNA序列水平上的一些异同,揭示两者之间一些亲缘和进化关系,这些数据为将来整个基因水平的比较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韩斌博士还表示,目前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的序列分析结果和今后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可获得大量的水稻遗传信息和功能基因,为培育优良性状的水稻新品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此次测序成果,还将有助于了解小麦、玉米等其他重要粮食作物的遗传秘密,从而推动整个农作物基因组的研究。

3.1.

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任务的10%

B.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测序的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是全部水稻基因染色体中的10%

C.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任务占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总任务的10%

D.中国科学家对国际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这一任务的贡献率是10%

3.2.

对《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序列及分析》一文所宣布的内容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对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经拼接后其总长为3500万碱基对,精确度为99.99%

B.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覆盖了水稻染色体全长序列的98%

C.中国科学家完成的对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图,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基因组测序图的标准

D.对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是采用克隆步移法完成的

3.3.

加下划线的“大量的研究工作”是指(  )。

A.开发了可转化的“人工水稻或植物染色体”

B.将鉴定出的这4658个基因注释在染色体的准确位置上

C.对水稻第四号染色体所含基因进行预测分析,鉴定出4658个基因,完整地测定了水稻四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序列

D.完成高等生物染色体着丝粒序列,为研究着丝粒的功能、染色体的稳定性和染色体的复制提供了基础

3.4.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国际合作开发的计划,除中国科学家参加外,许多外国科学家也参与了这一计划,中国只是承担了这一计划中的部分任务

B.“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可以部分地揭示小麦、玉米等其他重要粮食作物的遗传秘密

C.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的测序成果,可为培育优良性状的水稻新品种打下良好的基础

D.研究人员对广陆矮第四号染色体的序列也进行了测定,所得数据为将来整个基因水平的比较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3.5.

下列关于第四号染色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四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于2001年4月启动

B.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的序列分析结果,可获得大量的农作物遗传信息和功能基因

C.水稻四号染色体着丝粒序列地完整测定,是迄今首次完成的高等生物染色体着丝粒序列

D.我国采用克隆步移法完成了对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

1928年,英国有一位名叫森金斯的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些金属经过高温处理或添加某些元素之后,会变得像面团和软糖一样柔软和易于加工。只要施加很小一点压力和拉力就可以延长几倍、几十倍以至几千倍。于是,便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超塑现象,并把具有这种特性的金属,称之为超塑金属。

众所周知,金属在常温下是以固体状态存在的。晶体原子排列成紧密的晶格点阵,保持着其原有的各种特性。而当加热到一定高温之后,有一些金属和化合物中的晶格原子就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紧密的晶格点阵,降低了原子间的结合力,增加了金属的(  )。这样,原来难以进行加工的固体金属就会变得易于成型。

超塑金属具有两个非常有用的特点:一种是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金属显现出的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可达到500%~2000%,个别的竟可达到6000%;另一个是在常温下重现的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科技人员利用它的这种双重性能,就可以制造出许多具有独特功能的超级合成材料,创造出先进的金属加工工艺,生产出许多新奇的产品。现在,超塑金属已经在众多的领域中大显身手,表现出新颖、奇特的功能。

在航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中,需要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过去,普遍采用粉末冶金、扩散焊接和电化学等方法来制取。超塑金属的出现,为人们制造复合材料找到了进行合成的新方法。在超塑状态下,把铝、硅基的脆性合金压制成几十微米厚的薄片,以此作为基体材料。然后,再在基体材料中渗入硼纤维或碳纤维作为骨架。这样,就可以综合基体材料和骨架材料的双重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制造出合乎要求的超级材料。例如,硼纤维和铝制成的复合材料,用来加强飞机上的衬板,可以使机翼的刚度改善50%,自重减轻一半。若是用来制造整个飞机,可以使整体重量减轻近四分之一。

利用超塑金属还可以进行成型工艺的加工。加以很小的压力,就能够产生很大的变性。经测定,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仅为一般金属的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一般地说,采用45吨的压机就可以成型,而一般的金属冷挤压成型则要用300吨以上的压机。而且,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一次成型,节省了其它的加工工序和时间。如制造钛合金涡轮盘,若采用机加工的方法每件需要32~56小时,现采用超塑性等温加工,每件成型工时只需要10~20分钟,工效改善了近80倍。同时,材料消耗也减低了一半。

4.1.

上文第二段中(  )的恰当措辞应为以下哪一项?(  )

A.柔软性

B.拉伸性

C.可塑性

D.超塑性

4.2.

以下关于“超塑金属”的叙述,哪一项符合文意?(  )

A.金属的超塑性是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的

B.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超塑金属显现出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常可达到500%~6000%

C.超塑金属易于成型

D.在高温低速条件下,超塑金属内部会发生变化,不具有微细晶粒

4.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

A.在高温条件下,超塑金属没有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

B.运用于航空和航天技术中的超塑料金属是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

C.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节省加工工序和时间

D.超塑型加工的方法正在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4.4.

下列关于“超塑金属”应用于航空及航天领域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在超塑状态下,把铝、硅基的脆性合金压制成几十微米厚的薄片,以此作为基体材料

B.在基体材料中渗入硼纤维或碳纤维作为骨架

C.把超塑金属用来制造整个飞机,可以使飞机整体刚度改善50%、重量减轻近四分之一

D.综合基体材料和骨架材料的双重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制造出合乎要求的超级材料

4.5.

以下哪项说法不符合文意?(  )

A.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比一般金属小得多

B.超塑金属永远不会生锈

C.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只需要一道工序

D.超塑金属在成型工艺的加工方面具有一般金属不能比拟的高效率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后进一步脱离了原始野蛮状态的阶段。我们从考古学上怎么来判断呢?考古学发现和研究古代的物质遗存。现在我们主要依靠考古来论证文明起源,就需要在考古方面找到文明的标志。这不只是中国考古学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考古学的普遍问题。对于考古学中的文明标准,国际上现在有一些通行的标准,这些标准是外国学者在考古工作中提出的,是不是完全适合中国的情况,当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可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国内学术界还是使用这样的标准。

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标准是怎么出现的。这些标准得以流行是由于一本很流行的书。这本书1968年出版,作者格林·丹尼尔是英国学者,长期担任剑桥大学考古学系主任,他主要研究欧洲考古,而他还研究考古学的历史,担任过世界考古学史会议的主席。他写了一本书叫《最初的文明》,副标题是“文明起源的考古学”,书虽然很小,可是很流行,成为西方国家考古学生的必读书,不单在英国出版,美国等一些地方都有版本。就是这本书把刚才说的考古学上通行的文明标准普及到了全世界。其实这些标准并不是由丹尼尔提出的,我们仔细读一下他的书就知道,这是在195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的。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在近东考古和历史方面的研究是很专业的,这个研究所当时召开了一个“近东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会上有一位学者叫克拉克洪,他提出了文明的三条标准,而后经丹尼尔补充,通过《最初的文明》一书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

这三条标准是什么?第一条标准就是要有城市,就是发掘出的遗址中应该有城市,如果都是原始的小聚落是不行的,要有城市,也就是要有城市和乡村的对比和差别。这个标准还有量的限制,作为一个城市要能容纳五千人以上的人口。第二个条件是文字,没有文字的文明很难想象,因为没有文字的发明,人类的思想文化的积累就不可能存留和传播。第三个条件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什么叫复杂的礼仪建筑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建筑物不是为了一般生活需要而建造的,而是为了宗教的、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原因而特别建造的一种复杂的建筑。比如说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任何人去参观,站在金字塔前,对着狮身人面像,都会感觉到这是一种文明,这是没问题的。你不能说它是原始的,还是处在蒙昧、野蛮的状态,因为金字塔是坟墓,如果仅为了一般需要,无论如何也不需要建造这样大的建筑。它之所以被建造,是因为要尊重法老,使法老的神灵可以永存,这就代表了文明时代的阶级分化和统治。

由克拉克洪归纳提出、经过丹尼尔推广的考古学上的文明标准,就是这三条。他们说,由于古代遗留的信息很少,只要有两条就够了,而在两条里面,文字是不可缺的,有了文字再有其他的一种,就可以认为是文明社会了。这个看法传到东方,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学者都觉得有点不够,提出来最好再加上一条,就是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现在在我们国内,冶金术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标准,那么我们就有四条标准了。当然,这些标准是不是真正适合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状况,我看将来还可以讨论研究。

5.1.

关于考古学中的文明标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是由格林·丹尼尔提出的

B.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不是一个人提出来的

C.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并不适合中国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补充修正

D.论证文明的起源,一定要找到考古学上的证据

5.2.

下列哪项不是文明标准(  )。

A.一定要有迹象表明出现了文明时代的阶级分化和统治

B.一定要有文化留存和传播的手段

C.一定要显示出城乡差别

D.一定要有记载当时人的思想文化的典籍

5.3.

以下对我国使用的文明标准,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与世界通行的标准完全相同

B.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与日本的标准完全相同

C.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中包括必须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

D.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是在世界通行的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补充得到的

5.4.

对“文明”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明是人类与动物的分界线

B.文明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C.只有人类才有文明,动物没有文明可言

D.城市是文明的象征

5.5.

根据文意,下列推论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和日本的文明形态和欧美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使用不同的文明标准

B.没有文字的现代民族还没有进入文明阶段

C.我国和日本学者认为,不会使用金属的民族没有进入文明阶段

D.文明的标准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关阅读: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207)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字推理(207)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学运算(207)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逻辑判断(206)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图形推理(206)
  • 地方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