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256)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256)

热门标签: 阅读理解
2018-10-23 10:26:23 字号: | | 推荐课程:必胜技巧
1.

中国的传统廉政文化源远流长,它对历代执政者的操守要求与为政规则不外乎五个方面。重民生而知根本,畏法度而能自律,明廉耻而守气节,崇节俭而重情操、知恩惠而思报国。。

下列对传统廉政文化特点的概括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执法如山,遵章守纪

B.注重民生,情操高尚

C.学识渊博,乐善好施

D.生活简朴,严于律己

2.>20世纪初普朗克、波尔等物理学家共同创造了量子力学,它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量子力学的发展,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借助量子力学,许多现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释,新的、无法凭直觉想象出来的现象被预言,接着又被验证。量子力学等理论的诞生,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些耗时多年的基础研究成果,其科学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绝不是用“有没有用”这样的简单标准就能衡量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科学研究需要长期积累

B.量子力学对现代物理学意义重大

C.基础研究不应急功近利

D.科学价值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

3.

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等自然神的崇拜,到夏、商、周三代后,逐渐发展为对至上神——“天帝”的崇拜。中国古代宗教中至上神的出现与世俗社会帝王的产生是相对应的。由于世俗社会中出现了阶级,出现了国家及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因此,天国中也随着出现了凌驾于众神的“天帝”、“上帝”。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人类对于天帝的崇拜是相应于人类社会阶级分化中帝王的出现开始的

B.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在夏商周三带转换为对神的崇拜

C.宗教与国家不可分离

D.对天帝的崇拜是比对自然神的崇拜更高级的层次

4.

对中国的马克思研究者来说,利用马克思著作的既有中文译本是一个便捷的途径。但为了解读的准确性,研究者有时需要对照马克思的原文,必要时还需对照各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各主要语种的翻译者大都是马克思研究的专家,翻译本身就渗透了他们对马克思文本的理解,因此参照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实际上也是借鉴前人的智慧。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参照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是借鉴前人的智慧

B.马克思文本解读,中文译本是一个便捷的途径

C.马克思文本解读,要善于参照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

D.马克思文本解读,有时需要对照马克思的原文

5.

随着“谁主张,谁举证”这一司法原则的强化,能否搜集到有力的证据,成为民事诉讼的关键。目前,虽然人们的调查取证意识增强了,但搜集、保存和运用证据的能力还较弱,许多当事人往往只好委托律师或其他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因此民事类调查取证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民事诉讼中调查取证的主要途径

B.当事人取证意识与取证能力之间的差距

C.民事诉讼调查取证需求增大的原因

D.搜集证据成为诉讼胜败关键的法律依据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A项体现的是“畏法度而能自律”;B、D两项体现的是“重民生而知根本”、“崇节俭而重情操”。C项的“学识”、“乐善好施”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C。

2.答案:

解析: 文段第一、二句指出量子力学等理论的诞生,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接着得出结论“这些基础研究成果,其科学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绝不是用‘有用没用’这样的简单标准就能衡量的”.故文段是在说明用“有用没有”这样功利性的标准来衡量基础研究是不正确的,C项表述正确,当选。

3.答案:

解析:

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首先叙述中国古代对至上神的崇拜的发展,接着提出“中国古代宗教中至上神的出现与世俗社会帝王的产生是相对应的”,后文都是对这个“相对应”的阐释,故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偷换概念,文段提到的是“到夏、商、周三代后”被偷换为“在夏商周三代”,故排除;C选项没有体现文中所要表现的时代特点,放大了范围,故排除C;D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解析:

文段“但为了解读的准确性,研究者有时……,必要时还……”是重点,由此可排除A、B项。“研究者有时……,必要时还需…”体现一个递进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后者为重,由此又可排除D选项。故本题选C。    

5.答案:

解析:

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首先提出搜集证据是民事诉讼的关键这一司法原则。接着通过转折词“但”表达了当事人搜集、保存和运用证据的能力较弱这一现状,最后通过“因此”进行总结,即取证需求增大。可以发现整个材料通过前后两句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司法原则的要求和生活实际的差距,从而想要通过这种差距阐述民事诉讼中取证需求增大的原因,C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A项“主要途径”在材料中并无体现;B项也是民事诉讼调查取证需求增大的原因,包含于C项之中;D项是材料为了引出主体“调查取证”而陈述的客观事实。

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阅读:

  •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256)
  •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255)
  •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学运算(255)
  •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字推理(255)
  •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图形推理(255)
  • 推荐课程 必胜技巧
    地方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