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常识辅导 > 经济 > 2019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1021)

2019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1021)

热门标签: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
2019-02-17 07:43:00 字号: | |
1.

去年下半年以来,一场始发于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也产生了影响,下列情形最有可能是直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是(  )。

A.某大型外贸型玩具加工厂由于用工短缺,不得已减少国外订单数量

B. 吴老板经营的小型豆制品加工厂由于资金短缺,无法得到银行贷款而倒闭

C.由于市场对钢材需求的增加,某钢厂预计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将出现上涨

D. 因为出口订单缩水,某服装生产企业裁员35%,并拟降低管理层年薪

2.

扩张性货币政策指的是(  )。

A.改善基本存款利率

B.发行国库券

C.改善贴现率

D.降低贴现率

3.

世界各国由于各自不同的经济与政治状况,形成了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下列对应全部正确的是:

①欧洲——市场主导,自由发展

②韩国、日本——政府推动,短期迅速发展

③拉美国家——受殖民地经济制约

④美国——政府调控,长期逐步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4.

当前一场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正席卷而来,全球正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冲击,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剧并蔓延。已经逐渐波及到世界实体经济的发展,全球正面临着经济衰退的严重威胁,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2008年金融危机的起因是(  )。

A.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

B.全球股市暴跌

C.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

D.美国次贷危机

5.若要减少经济中的失业,可采取的财政政策包括(    )。

A.增加政府支出

B.改善个人所得税

C.改善社会保险税

D.增加货币供给量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A选项是由于“用工短缺”,而造成经营出现问题。

B选项是由于“资金短缺”而倒闭。

C选项是由于市场原材料需求增加,而造成销售额上涨。

D选项 “出口订单缩水”最直接的原因是进口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需求下降,进口货物变少。D选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解析:

贴现是对未到期的票据进行提现的成本,也就是企业在需要现金时的动作。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这种利率即为贴现率。当贴现率高的时候,如果要提早取得现金就要付出高的成本,降低贴现率就可以降低成本。贴现率下降的情况下,利率的走势一定是往下的。投资加大,储蓄将少,货币供应加大,符合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货币供应量较多地超过经济正常运行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其主要功能在于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反的是紧缩货币政策。紧缩货币政策一般是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中央政府通过加息来抑制消费增长,控制物价的过快增长,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紧缩货币政策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减少货币供应量,改善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3.答案:

解析:

欧洲是政府调控式城镇化,美国是自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题干中概念互换。

4.答案:

解析:

从2007年开始在美国爆发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一系列带有严重危机色彩的事件。该危机通过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将风险不断扩散,并进而蔓延到全球整个金融体系,最终酿成金融危机。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指的就是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人的信用状况比较差,很容易发生违约现象。在信贷环境宽松或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即使由于贷款人违约无法收回贷款,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出售抵押的房产收回贷款并获得收益。但是,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出售抵押的房产不仅难以实现,而且即使出售价格下跌的抵押房产也难以收回全部贷款。当较大规模地集中发生这类事件时,次贷危机就会发生。

5.答案:

解析: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繁荣,进而促进就业,A项正确。改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都会使企业的收入减少,从而使失业加剧,排除B项和C项。如果货币供给量长期过剩会导致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排除D项。

相关阅读: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8)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7)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6)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5)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4)
  • 地方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