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资料 >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430)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430)

热门标签: 资料分析
2019-04-29 09:55:21 字号: | |
1.

>2007>年农产品价格增长最快的是(  )月。

A.10

B.9

C.8

D.7

200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0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53.1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2%。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0万元,比上年增加2万元。

分研究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504.5亿元,增长16.4%;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342.8亿元,增长24.3%。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567.3亿元,增长10.6%;高等学校经费支出276.8亿元,增长14.2%。

分产业部门看,七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医药制造业为1.76%,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8%,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4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38%,橡胶制造业为1.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9%。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辽宁、四川和陕西9个省(市),共支出2154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71.7%。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陕西、天津、江苏、辽宁和浙江7个省(市)。

2.1.

2006 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去年增长(     )。

A.19.1%

B.21.7%

C.22.6%

D.25.9%

2.2.

2005 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的(     )。

A.5.12%

B.5.35%

C.6.24%

D.6.38%

2.3.

2006 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例和 2005 年相比(     )。

A.减少了1.5个百分点

B.减少了2.8个百分点

C.增加了1.5个百分点

D.增加了2.8个百分点

2.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05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大约为 136.1 万

B.2006 年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是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的 4.64 倍

C.2006 年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的比例比去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

D.2006 年七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为 325.4 亿元

2.5.

2006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低于 100 亿元的省(市)的平均支出为(     )。

A.36.92 亿元

B.239.33 亿元

C.93.85 亿元

D.45.21 亿元

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2006年末,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各比重依次与上年相比,国有经济略增0.3个百分点,集体经济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各种经济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3.1.

2005年底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约为多少人?(    )

A.954.44万

B.919.53万

C.911.90万

D.904.27万

3.2.

2005年,广东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是多少?(    )

A.27.69%

B.7.72%

C.28.30%

D.27.0%

3.3.

2006年全省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数量比2005年多多少人?(    )

A.46.28万

B.42.45万

C.42.54万

D.31.09万

3.4.

根据上述材料,在吸引劳动力就业方面,表现最不突出的是(    )。

A.国有企业

B.城镇集体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制造业

3.5.

以下说法不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    )。

A.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已创出历史新高

B.2006年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C.2006年企业从业人员的增长高于事业、机关单位

D.2006年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010年某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48亿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51.38亿元,同比增长18.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8.1亿元,同比增长24%。按新的城乡标准划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673.3亿元,增长20.2%。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额企业实现零售额169.5亿元,其中同比增长最多的是汽车类增长42.9%。其次为金银珠宝类增长30.4%。全市“家电下乡”活动累计销售家电36万台,实现销售额8亿元;“以旧换新”活动回收五类旧家电共40.6万台(部),销售新家电41万台(部),销售额达14.6亿元。 

4.1.

2009年该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所占比重约为(  )。

A.8.97%

B.9.47%

C.11.12%

D.14.63%

4.2.

按新的城乡标准划分,2010年该市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是乡村市场的(  )。

A.4倍

B.14.6倍

C.15.6倍

D.29倍

4.3.

2010年该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汽车、化妆品以及金银珠宝类高档消费品所占比重约为(  )。

A.50%

B.17.27%

C.16.20%

D.11.78%

4.4.

下列选项中,关于该市2010年各类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从2006年到2010年,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了两番

B.在2010年该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所实现的零售额及其同比增长速度均仅次于汽车类

C.2010年该市住宿和餐饮业发展迅速,同比增长率超过批发和零售业5.8个百分点,对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贡献最大

D.2010年该市“家电下乡”活动实现销售额占乡村实现零售额的比重为17.3%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完成各题。

甘肃省酒泉市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200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0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棉花已成为带动酒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棉花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0.54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58.74万亩,增长4.57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由1983年的6.45%上升到2003年的30.8%;棉花总产量(皮棉)由1983年的0.6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67万吨,增长9.26倍。通过多次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双株双层、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1983年棉花平均单产为61.67公斤/亩,1993年为76.62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五个农业县(市)有40多个乡(镇)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3年,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2.53%和75.02%,总产量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总产量的91.25%和77.02%。

5.1.

酒泉市2004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1983年约(  )。

A.少25万亩

B.少45万亩

C.多25万亩

D.多45万亩

5.2.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04年酒泉市全市棉花种植面积高于2003年

B.1983年至2003年间,酒泉市棉花平均单产增长接近1倍

C.2004年酒泉市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低于2003 年

D.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平均单产高于酒泉全市的棉花平均单产

5.3.

2003年,甘肃省全省棉花总产量约为(  )。

A.8万吨

B.9万吨

C.10万吨

D.11万吨

5.4.

根据上述资料,不是酒泉市的棉花生产特点的是(  )。

A.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

B.科技投入增加,单产增高

C.布局逐步优化,集中度提高

D.品种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改善

5.5.

1983年至2003年间,酒泉市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棉花种植面积

B.棉花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

C.棉花总产量

D.棉花平均单产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由表直接查找可确定为8月最高,为115.7。

所以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解析:

200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为30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53.1亿元,所以2005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为2450亿元,所以2006 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去年增长=553.1÷2450≈550÷2450≈(550×4)÷(2450×4)≈2200÷9800≈22.4%,故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

解析:

从文中可以看出,200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为30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53.1亿元,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所以2005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3003.1-553.1=2450亿元,基础研究经费支出=155.8÷(1﹢18.8%)=155.8÷1.188≈160÷1.2,所以2005 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的比例=160÷1.2÷2450≈5.4%,故正确答案为B。

2.3.答案:

解析:

从第一题可知200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去年增长22.6%,从文中可以找出,2006 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所以就是说2006 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例和 2005 年相比一定是增加的,所以AB选项不正确。根据材料,2006 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134.5亿元,经费总支出为3003.1亿元。从上面题的计算中有2005 年经费总支出为2450亿元,同时计算2005年的各类企业经费支出=2134.5÷(1+27.5%)。所以2006 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例=2134.5÷3003.1,2005 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例=2134.5÷(1+27.5%)÷2450。因此,2006 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例相比2005 年的增加值=2134.5÷3003.1-2134.5÷(1+27.5%)÷2450≈2130÷3000-2134.5÷1.275÷2450≈0.71-(2134.5×4)÷(1.275×4)÷2450≈0.71-(2134.5×4)÷5.1÷2450≈0.71-(2100×4)÷5÷2450≈0.71-42×4÷245≈0.71-168÷245≈0.71-170÷250≈0.71-0.68=3%,故正确答案为D。

2.4.答案:

解析:

A选项,由上几题可知,2005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为2450亿元,根据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0万元,比上年增加2万元,可知200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的人均经费支出为18万元,2005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2450÷18≈136.1万,所以A正确;

B选项,2006 年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342.8亿元,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504.5亿元,所以2006 年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是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的2342.8÷ 504.5≈2300÷500≈4.6倍,所以B正确;

C选项,2006年高等学校经费支出276.8亿元,增长14.2%,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567.3亿元,增长10.6%,2006 年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的比例=276.8÷567.3,2006 年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的比例=[276.8÷(1﹢14.2%)]÷[567.3÷(1﹢10.6%)],所以2006 年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的比例比去年提高=276.8÷567.3-[276.8÷(1﹢14.2%)]÷[567.3÷(1﹢10.6%)]=276.8÷567.3×(1-1.106÷1.142)=276.8÷567.3×[1-(1.106×5)÷(1.142×5)]=276.8÷567.3×(1-5.53÷5.71)=276.8÷567.3×(0.18÷5.71)≈0.015,所以C项正确;

D选项,2006 年七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3003.1×(1.76%+1.7%+1.48%+1.47%+1.38%+1.19%+1.19%)=3003.1×(1.76%+1.7%+1.48%+1.47%+1.38%+1.19%+1.19%)=3003.1×10.17%≈3000×10.2%≈306亿元,D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2.5.答案:

解析: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辽宁、四川和陕西9个省(市),全国共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为32个,所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低于100亿元的省市共有23个,这些省市的经费支出=3003.1-2154=849.1,2006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低于100亿元的省(市)的平均支出=849.1÷23,采用直除法知首位为3,选项中只有A项的首位为3,故正确答案为A。

3.1.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911.90+42.54-50.17=XXX.X7万人,故正确答案为D。

3.2.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所以200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为911.90+42.54-50.17=904.27,事业、机关单位从业人员为258.11-7.72=250.39。于是2005年,广东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为250.39÷904.27≈250÷900=5÷18≈0.277,估算结果27.7%与A选项27.69%的误差最小,故正确答案为A。

3.3.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2006年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占总体的52.6%,比重与上年相比提升2.2个百分点,2006年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为911.90+42.54=954.44,2005年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为911.90+42.54-50.17=904.27,则2006年全省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数量比2005年多954.44×52.6%-904.27×(52.6%-2.2%)=(954.44-904.27)×0.526+904.27×0.022≈50×0.526+900×0.022=26.3+19.8=46.1(万人),故正确答案为A。

3.4.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国有企业、城镇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制造业从业人员与上年相比增长率分别为0.3%、-0.6%、2.2%、1.2%,并且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城镇集体经济值只占总体的7%,所以城镇集体经济吸引劳动力方面表现最不突出,故正确答案为B。

3.5.答案:

解析:

A选项,根据材料“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A正确

B选项,根据材料“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非公有制,即其他各种经济就业人数占总体一般以上,所以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B正确。

C选项,根据材料“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C正确。

D选项,根据材料“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重小于50%,故D错误。

综合上述,正确答案为D。

4.1.答案:

解析:

4.2.答案:

解析:

由材料知,2010年该市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73.3亿元,乡村市场为719.48-673.3=46.18(亿元),两者的比值为673.3/46.18<675/45=15,且非常接近,B符合条件,故正确答案为B。

4.3.答案:

解析:

4.4.答案:

解析:

由图1材料数据可知,2010年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9年的719.48/358.10≈2倍,即翻了一番,A说法错误;

由图2材料数据可直接得出,金银珠宝类的零售额并非仅次于汽车,B说法错误;

2010年该市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率超过批发和零售业24-18.2=5.8个百分点,但并非对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贡献最大,C说法错误;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19.48亿元,其中城镇市场实现673.3亿元,则乡村市场为719.48-673.3=46.18(亿元)。那么“家电下乡”比重为8/46.18>8/48=16.7%,且很接近,则D说法正确。

所以正确答案为D。

5.1.答案:

解析:

2004年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为66.06÷35%,1983年此数据为10.54÷6.45%,故可得66.06÷35%-10.54÷6.45%,根据估算法,原式≈66.5÷35%-10.4÷6.4%=190-162.5=27.5,为正增长,C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C。

5.2.答案:

解析:

A选项,酒泉市2004年和2003年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66.06万亩和58.74万亩,2004年高于2003年,故正确;

B选项,1983年和2003年棉花平均单产分别为61.67公斤/亩和113.55公斤/亩,2003年约是1983的1倍,故正确;

C选项,根据上题可知2004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约为188万亩,2003年此数据为58.74/30.8%≈190万亩,2004年低于2003年,故正确;

D选项,三个植棉县(市)的平均单产为(6.67×91.25%)÷(58.74×92.53)≈(6.7×91)÷(59×93)≈0.11吨=110公斤,低于全市平均亩产量113.55公斤,故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为D。

5.3.答案:

解析:

根据三个植棉县(市)棉花总产量占全市和全省的比例为91.25%和77.02%可推算出全省的棉花总产量为6.67×91.25%÷77.02%≈6.6×91÷77≈8,故正确答案为A。

5.4.答案:

解析:

A、B项正确,可根据材料中给出的数据推出;C项正确,可从材料中直接找到;材料中并未给粗棉花品种的相关信息,故正确答案为D。

5.5.答案:

解析:

1983年至2003年间棉花种植面积增长4.57倍,棉花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增长30.8%/6.45%-1≈4倍,棉花总产量增长9.26倍,平均单产根据上题可知增长1倍,因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棉花总产量,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阅读:

  •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430)
  •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学运算(430)
  •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字推理(430)
  •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图形推理(430)
  •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类比推理(430)
  • 地方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