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其他 >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隐形主旨题的弦外之音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隐形主旨题的弦外之音

热门标签: 行测技巧
2019-05-15 14:36:58 字号: | |

“弦外之音”是近年来行测考查频率显著提升的一种题型——隐性主旨题。何为隐性主旨,即作者想说却未明说的话。那么如何去识别这种题型呢?今天公考资讯网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隐性主旨题的行文脉络。

第一种:文段引出一个问题。

例:50年前,世界人口大约只有如今的一半,人类曾希望用所谓的“绿色革命”阻止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杂交种子和化肥使用量的猛增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人类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统计显示,与我们父辈生活的时代相比,当下全球的粮食产量翻了将近一番,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农业生产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消耗增长了两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对粮食危机的本质认识不足

B.杂交种子和化肥并非“绿色革命”的本质

C.解决问题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D.“绿色革命”并非解决粮食危机的良药

【参考解析】文段共三句,第一句指出我们曾通过绿色革命解决粮食危机,第二句对上文的做法进行了评价,取得了效果但付出了代价。第三句通过统计的数据来佐证第二句的观点。从句间关系不难分析出,重点在第二句,那么从作者的感情倾向来看,付出了代价肯定是不好的,所以作者的真实意图是不希望我们付出代价。对比选项,C为同义转述。

第二种:引出问题—分析危害(或原因)。

例:面对具有威胁性的突发事件,恐慌心理是人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但是,过度的恐慌反应,常常会导致比事件危害本身更为严重的消极后果。经验显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许多损失可能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恐慌导致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产生恐慌心理是人们在突发事件中的正常反应

B.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人们的损失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C.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其实不必慌张

D.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应尽量保持稳定的心态

【参考解析】第一句引出话题,恐慌是本能,属于正常反应。第二句转折,过度恐慌危害比事件本身更可怕。第三句举例论证第二句的危害。故而重点在第二句。立足作者的角度,危害如此严重,肯定要避免,所以作者的真正的意图是让我们不要过度恐慌。对比选项,D为正确答案。

通过以上两道例题,相信各位同学对于隐性主旨的文段特征已有所掌握,如果题干出现负面问题,或者是对问题的危害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作者是希望解决这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要能够get到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不是只看到表面,选择对问题本身的描述选项。公考资讯网希望通过上述分享可以帮助大家读懂心仪之人的言外之意,提高片段阅读的正确率,走向成功。

公考资讯网提醒考生:备考时间有限,而且考试竞争非常激烈,建议考生从现在就开始复习。必胜公考APP是每年百万考生的共同选择(免费视频课程+海量题库刷题+名师在线答疑),做好复习规划,相信大家一定能在2019年各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公职梦想!

相关阅读:

  •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隐形主旨题的弦外之音
  •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从“两会”报告中寻找命题风向标
  •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利用重复词破解逻辑填空题
  •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考前捞分靠这几种题型
  • 地方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