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12)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12)

热门标签: 文章阅读
2019-07-22 09:46:45 字号: | |

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任何物质产品在交换中都会因为“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却在交流中“给了别人,自己仍然有”。物质产品的消费,往往是以亡其载体,灭其信息的毁灭性消费方法进行的,而知识的“消费”过程则不会亡其载体,灭其信息,而是从不同的载体上不断转移,或者是由非生命载体向生命载体转移(读书、授业等),或者是由生命载体向非生命载体转移(论著、设计等)。

物质产品的主要属性,在生产它的过程中便一次性地确定下来。但是知识不然,同是一种知识,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同一种知识,家庭主妇的“消费”,仅在于开关电视机;科学家的“消费”则表现为用奇妙的微分方程获得电视的最新理论。

正因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带来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比如,我们今天利用牛顿定律,无须向英国交税;我们运用欧姆定律,也无须向德国支付专利费用,等等。这些都表现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质。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大家共享的特殊资源,向自然索取馈赠,最关键是向知识索取馈赠。

1.1.

“消费”在文中的特定含义是(  )。

A.物质的耗费

B.精神的耗费

C.使用

D.既是物质的耗费又是精神的耗费

1.2.

“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分别所指的是(  )。

A.消费者和物质产品

B.人的头脑和书籍资料

C.运用知识的人和精神产品

D.读书、授业等和论著、设计等

1.3.

本文的论题是(  )。

A.科学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

B.知识使用价值的特点

C.必须重视知识的使用价值

D.消费知识的过程是脑力劳动的过程

2.1.

>下列对“>禽流感”>的定义,准确的一项是(    )>。

A.禽流感是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受到感染的一种传染病

B.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

C.禽流感是能同时给禽类和人类造成大量死亡的流行性感冒传染病

D.禽流感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

2.2.

>对文中“>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监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兽医与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缺少联系

B.指人类无法控制禽流感,说明这个世界十分脆弱,连小小的病毒都对付不了

C.感叹世界上还没有跟踪鸟类、监控动物疾病的机构

D.指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方面还存在漏洞

2.3.

>不属于专家们认为及时公布疫情信息的好处的一项是(    )>。

A.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

B.减少经济损失

C.降低诊断试验的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

D.使科学家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2.4.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动物疾病,要求成员向其报告动物疾病的情况

B.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

C.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他环境因素可能怎样改变了鸟类的迁徏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

D.科学家已从鸭子、鹅、天鹅和火烈鸟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H5N1变异病毒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在高科技时代,世界经济已是一个依靠知识驱动的智力系统。单纯模仿的时代结束了,这是一个发挥民族创造力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变成了社会的核心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讲,物质资源也退居次要地位。最可贵的资源是智慧,财富的最高形式是科学技术知识。利用高科技开发的产品是“集成知识”型产品,而传统产品则属于“集成资源”型产品。集成知识型产品常常要求预先支付较高费用,但其实际成本则是微不足道的。因而带来巨额利润。例如购买一份软件可能要花几百万元,但拷贝这份软件只需几元钱,其实价与成本价的差额也比低技术产品高得多。一种产品越接近纯知识型,它的收益也就可能越高,广泛利用高科技成果可以大大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信赖程度。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中,“智能资本”带来的收益可以说是无止境的。“智能资本”最终将导致社会财富的大转移,即从[ ]的拥有者手里转移到那些掌握着[  ] 的人手中。正因如此,当今物质资源贫乏的国家,只要充分掌握并有效地利用了科学技术知识,就可以发展成为经济上的强国。

3.1.

96、对“物质资源已退居次要地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高科技时代,世界经济依靠知识来驱动,物质资源的作用就显得微弱了

B.科学技术已经变成了社会的核心资源,取代了以物质资源为核心的地位

C.财富的最高形式是科学技术知识,不是物质资源,因而社会核心资源发生了位移

D.集成知识型产品的效益大大超过集成资源型产品的效益,促使科学技术资源地位上升

3.2.

“其实价与成本价的差额也比低技术产品高得多”一句中“其”字指的是(  )。

A.集成知识型产品

B.集成资源型产品

C.所购买的软件

D.纯知识型产品

3.3.

对“广泛利用高科技成果可以大大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信赖程度”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科学技术已变成了当今社会的核心资源

B.因为当今社会最可贵的资源是智慧

C.因为在以知识为基础的产品竞争中,“智能资本”带来的收益是无止境的

D.因为“智能资本”最终将导致世界财富的大转移

3.4.

对本段文字的主要意思表述得准确严密的一项是(  )。

A.在高科技时代,要想成为经济上的强国,必须依靠知识驱动

B.在高科技时代 ,最可贵的资源是智慧,财富的最高形式是科学技术知识

C.在高科技时代,能否发展成经济强国,关键是能否充分掌握并有效利用科学技术知识

D.在高科技时代,广泛利用高科技成果可以大大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

3.5.

文中 [  ]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

A.自然资源 物质资源

B.智能资本 物质资源

C.自然资源 科技知识

D.集成知识 集成资源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科学家曾这样想象:如果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子,反原子则可构成反物质。倘若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就会爆炸成光辐射。这一“反物质假说”,在21世纪将逐步变成现实。2002年9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世界各地9个研究所的39位科学家通力合作,在受控条件下成功制造了约5万个反氢原子。科学家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正电子,这使他们更相信所有粒子都有其反粒子,从而更有信心揭开反物质之谜。

世界公认的宇宙诞生理论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是从140亿年前一个“极小的点”爆炸而来的,在那个点之外,“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能量、没有物质”,大爆炸产生了大量的正能量和负能量,而总能量仍然为零。能量与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大量的能量亦应转化为正物质和反物质。这是反物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但要想在反物质乃至宇宙诞生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还需要在研究实践中寻求更新的科学思想作指导。

140亿年前宇宙诞生时产生了大体相等的物质与反物质。这些反物质在哪里?宇宙存在着由反物质组成的星系,是一种解释;宇宙诞生产生的物质多于反物质,二者相互湮灭后,剩余的物质构成了现在之宇宙,是另一种解释。科学家没有放弃在自然界中寻找反物质的努力,并且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制造出反物质,以便更直接地研究反物质现象。科学家认为,先进的探测手段在反物质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根据伽玛射线探测卫星提供的有关资料,有的科学家认为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可能存在不断喷射反物质的源头。航天飞机携带的阿尔法磁谱仪升空探测虽未发现反物质,但它最近几年在太空采集的大量数据,对反物质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会有巨大帮助。在自然界寻找反物质的难度甚大,而利用加速器将负离子流射向氙原子核已能制造反氢原子,因此科学家更注重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反物质研究。

目前在实验室制造反基本粒子并不困难,但将正电子与负原子核结合并能证实它们已成为反原子的工作极为复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耗资1150万美元研制的加速器利用磁场将高能反质子减速为光速1/10的反质子,制造出约5万个低能量状态的反氢原子。跨过这个里程碑再前进,还需要科学家研制功能更强大的“工具”。

“反物质假说”认为:反物质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科学家预测该释放率远远高于氢弹爆炸。航天专家已经对反物质燃料的价值表示神往。科学发现的应用价值是人所关心的。当年一位贵妇人问电的发现者法拉第:“电有什么用呢?”法拉第反问了一句:“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关于反物质的应用价值,目前只能作些模糊预测。

4.1.

下列对“反物质假说”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宇宙中存在的反物质是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结合形成的

B.“反物质假说”不是科学幻想,正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宇宙中存在反物质

C.如果有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存在,它一旦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

D.科学家根据宇宙诞生理论想象,宇宙存在由带负电的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

4.2.

下列有关“反物质理论研究”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大量正、负两种能量,其总量为零;这两种能量应转化为物质和反物质

B.为科学界公认的宇宙大爆炸学说体现了最新的科学理念,推进了“反物质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突破

C.今之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而在“大爆炸”时产生的反物质已与同时产生的物质中的一部分相互湮灭

D.借助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太空探测采集大量相关数据,是深入进行“反物质理论研究”的重要条件

4.3.

依据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能量状态的反原子是在受控条件下制造的,制造高能量状态的反原子必须解除受控条件

B.140亿年前爆炸的那个“极小的点”,可能有能量和物质存在,并且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

C.人类能够得用高科技手段在实验室制造反原子,并不意味宇宙中一定有自然状态的反物质

D.如何将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引发的爆炸辐射纳入可控制系统,是研制反物质燃料必须解决的难题

4.4.

准确揭示作者引述贵妇人与法拉第对话的用意的一项是(  )。

A.形象地反映了法拉第的价值观:科学发现的价值远远高于应用价值

B.主张人们关注科学发现的应用,但科学家不能助长世俗者急功近利

C.说明科学发现之于应用是一个过程,其应用价值是难以确切预测的

D.表明法拉第无意戏谑贵妇人,而是以科学态度审视自己的重大发现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1928年,英国有一位名叫森金斯的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些金属经过高温处理或添加某些元素之后,会变得像面团和软糖一样柔软和易于加工。只要施加很小一点压力和拉力就可以延长几倍、几十倍以至几千倍。于是,便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超塑现象,并把具有这种特性的金属,称之为超塑金属。

众所周知,金属在常温下是以固体状态存在的。晶体原子排列成紧密的晶格点阵,保持着其原有的各种特性。而当加热到一定高温之后,有一些金属和化合物中的晶格原子就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紧密的晶格点阵,降低了原子间的结合力,增加了金属的[]。这样,原来难以进行加工的固体金属就会变得易于成型。

超塑金属具有两个非常有用的特点。一个是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金属显现出的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可达到500%~2000%,个别的竟可达到6000%;另一个是在常温下重现的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科技人员利用它的这种双重性能,就可以制造出许多具有独特功能的超级合成材料,创造出先进的金属加工工艺,生产出许多新奇的产品。现在,超塑金属已经在众多的领域中大显身手,表现出新颖、奇特的功能。

在航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中,需要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过去,普遍采用粉末冶金、扩散焊接和电化学等方法来制取。超塑金属的出现,为人们制造复合材料找到了进行合成的新方法。在超塑状态下,把铝、硅基的脆性合金压制成几十微米厚的薄片,以此作为基体材料。然后,再在基体材料中渗入硼纤维或碳纤维作为骨架。这样,就可以综合基体材料和骨架材料的双重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制造出合乎要求的超级材料。例如硼纤维和铝制成的复合材料,用来加强飞机上的衬板,可以使机翼的刚度改善50%,自重减轻一半。若是用来制造整个飞机,可以使整体重量减轻近四分之一。

利用超塑金属还可以进行成型工艺的加工。加以很小的压力,就能够产生很大的变性。经测定,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仅为一般金属的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一般地说,采用45吨的压机就可以成型,而一般的金属冷挤压成型则要用300吨以上的压机。而且,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一次成型,节省了其他的加工工序和时间。如制造钛合金涡轮盘,若采用机加工的方法每件需要32~56小时,现采用超塑性高温加工,每件成型工时只需要10~20分钟,工效改善了近80倍。同时,材料消耗也降低了一半。

5.1.

上文第二段中[]的恰当措辞应为以下哪一项?(  )

A.柔软性

B.拉伸性

C.可塑性

D.超塑性

5.2.

以下关于“超塑金属”的叙述,哪一项符合文意?(  )

A.金属的超塑性是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的

B.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超塑金属显现出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常可达到500%~6000%

C.超塑金属易于成型

D.在高温低速条件下,超塑金属内部会发生变化,不具有微细晶粒

5.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

A.在高温条件下,超塑金属没有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

B.运用于航空和航天技术中的超塑金属是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

C.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节省加工工序和时间

D.超塑成型加工的方法正在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5.4.

下列关于“超塑金属”应用于航空及航天领域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在超塑状态下,把铝、硅基的脆性合金压制成几十微米厚的薄片,以此作为基体材料

B.在基体材料中渗入硼纤维或碳纤维作为骨架

C.把超塑金属用来制造整个飞机,可以使飞机整体刚度改善50%、重量减轻近四分之一

D.综合基体材料和骨架材料的双重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制造出合乎要求的超级材料

5.5.

以下哪项说法不符合文意?(   )

A.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比一般金属小得多

B.超塑金属永远不会生锈

C.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只需要一道工序

D.超塑金属在成型工艺的加工方面具有一般金属不能比拟的高效率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文章首先指出“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接下来对这两种“消费”进行比较和说明,在最后一段作者点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由此可知,“消费”在本文中并不是“耗费”的含义,而是特指“使用”。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考查词句指代。

由文章首段最后一句话可知,“生命载体”指读书、授业等,而“非生命载体”则是论著、设计等。故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章第一段通过比较物质产品和知识在“消费”上的不同,说明了知识的使用价值具有再生性特点;第二段通过比较物质产品和知识的属性的不同,说明了同一种知识在使用上,具有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的特点;第三段表述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由此可知,文章主要介绍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特点。

A、D项未抓住文章主体词“知识的使用价值”,C项对文章主旨进行了引申,不合题干要求,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1.答案:

解析:

>文段“>禽流感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其传染源主要是鸡、鸭,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也可能会受到感染。此外,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也能传播病毒。”>介绍了禽流感的定义,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因此,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

解析:

2.3.答案:

解析:

>篇章中第三段“>如果及早发现并做出有效反应,本来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并使科学家们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可以看出及时公布疫情信息的好处。只有C>项内容不是文段中提到的好处。因此,正确答案为C

2.4.答案:

解析:

>篇章中第二段“>虽然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但它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动物疾病的情况。”>可知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动物疾病,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动物疾病的情况。因此,正确答案为A

3.1.答案: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章“集成知识型产品常常要求……”可知D项丢弃了“常常”,表述太过绝对,所以错误,当选。ABC项分别是文章第一、三、四句的同义转换,所以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3.2.答案:

解析:

此题是词句理解题,考查词语指代。

定位原文,引文出现在“例如购买一份……”一句,根据就近原则,“其”指的就是所购买的软件,故C项正确。ABD都不是“其”所指代的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C。

3.3.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章最后一句“在当今物质贫乏的国家…成为经济上的强国”正是“广泛利用高科技成果可以大大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信赖程度”的证明,而通过这句话前面的“正因如此”可知,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正因为如此”的“如此”所指代的内容,也就是“智能资本最终将导致社会财富的大转移”,故D项正确。

ABC都是对“智能资本”的描述,也是对D项的支持。

故正确答案为D。

3.4.答案:

解析:

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文章为“总分总”结构。第一句首先提出世界经济是考知识驱动的治理系统。然后通过集成知识型产品和集成资源型产品的对比,表明知识型产品的发展趋势。最后用“正因如此”做出总结,即在高科技时代充分掌握并有效利用科学技术知识就可以发展成为经济强国。C项完整概括了文章的意思。

ABD项都是文章“分”部分的具体内容,不是文章的主要意思。

故正确答案为C。

3.5.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的填空。

文章主要讲的是在高科技时代,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就可以发展成为经济强国,可见“智能资本”导致的财富大转移,正是从传统产品拥有者转移到科技知识产品拥有者手中。C项表述正确,当选。

A项都属于传统产品,不能体现资金的过渡;B、D项把前后关系弄反了。

故正确答案为C。

4.1.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材料第一段中提到反原子可以构成反物质,最后一段话中说“反物质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因此选项C内容表述正确。

A项错误,因为材料中科学家是想象“如果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可构成反物质”,A项为肯定表述,而非假说,予以排除。由第一段中“发现了正电子,这使他们……更有信心揭开反物质之谜”,可知正电子的发现并没有“证实”宇宙中存在反物质,B项表述不当。D项错误,因为材料第一句话说明反原子是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的,是不带电的,“带负电的反原子”表述不当。

故正确答案为C。

4.2.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第二段话中提到宇宙大爆炸学说只是反物质理论研究的基础,“要想在反物质乃至宇宙诞生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还需要在研究实践中寻求更新的科学思想作指导”,由此可知,宇宙大爆炸学说并不能体现最新的科学理念,B项表述不当。

A项表述正确,由第二段中“大爆炸产生了大量的正能量和负能量,而总能量仍然为零……大量的能量亦应转化为正物质和反物质”可以推断得出;C项表述正确,由第三段中“宇宙诞生产生的物质多于反物质,二者相互湮灭后,剩余的物质构成了现在之宇宙”可以推知;D项表述正确,根据第三段最后一句话“科学家认为,先进的探测手段在反物质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可以得出该推论。

故正确答案为B。

4.3.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章只是提到“在受控条件下成功制造了约5万个低能量状态的反氢原子”,并不能就此推断“制造高能量状态的反原子必须解除受控条件”。事实上,制造高能量状态的反原子,更需要在受控条件下进行。因此,A选项表述不当。

B项表述正确,由文章第二段“宇宙是从140亿年前一个‘极小的点’爆炸而来的,在那个点之外,‘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能量、没有物质’”可以推断得出;C项表述正确,由第三段“科学家没有放弃在自然界中寻找反物质的努力,并且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制造出反物质”可知,宇宙中不一定有自然状态的反物质;D项表述正确,文章最后一段提到反物质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科学家预测该释放率远远高于氢弹爆炸,由此可以推断出要研究反物质燃料的话必须将这种爆炸辐射纳入可控制系统。

故正确答案为A。

4.4.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理解题。

定位原文末段倒数第三句话,可知作者引述对话的目的在于强调在科学发现的初始阶段,其应用价值难以确切预测,就像新生婴儿,他们的价值也是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显示出来的。选项中,只有C项表述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C。

5.1.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填空。

根据原文知原先晶格原子排列紧密,高温后,原子活跃起来,结合力下降,因此金属的形状易于改变,难以加工的固体金属也易于成型,也就是说可塑性加强。故正确答案为C。

A选项“柔软性”过于偏重“软”,太软也不易成型;B选项“拉伸性”只注重平面的伸展,忽略了立体的塑造;A、B选项都是“可塑性”一个方面的表现;D选项“超塑性”并不能增加,只能“增强”。

5.2.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B选项“伸长率常可达到500%~6000%”错误,只有个别的才能达到6000%;C选项“易于成型”错误,超塑金属必须在高温下才会变得易于成型;D选项“不再具有微细晶粒”错误,超塑金属在高温下,只是晶格原子活跃起来,原子间结合力下降,从而可塑性增强,而不是没有了微细晶粒。

A选项表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5.3.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D选项“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文中没有提及,文中只说到目前超塑加工还只是在航天航空领域,成型工艺加工领域内应用,其他领域中有没有用到并不知道。故正确答案为D。

从“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金属显现出的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常温下重现的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可以推知,A选项正确;从“航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中,需要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可以推知,B选项正确;从“现采用超塑性高温加工,每件成型工时只需要10~20分钟,工效改善了近80倍。同时,材料消耗也降低了一半。”可知C选项也正确。

5.4.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C选项偷换对象,文中说的是使机翼的刚度改善50%而不是飞机整体的刚度改善50%。故正确答案为C。

A、B、D选项都表述正确。

5.5.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从“经测定,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仅为一般金属的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可推知,A选项表述正确;从“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一次成型”可推知,C选项正确;从文中最后一段的描述可以推知,D选项表述正确。

B选项“超塑金属永远不会生锈”文中没有提及,因此不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阅读: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207)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字推理(207)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学运算(207)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逻辑判断(206)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图形推理(206)
  • 地方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