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辅导 > 经济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3)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3)

TAG标签: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
2021-01-27 09:37:10 字号: | | 推荐课程:必胜技巧 来源:公考资讯网
1.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

A.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B.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2.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贸易区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该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不包括( )

A.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B.WTO的成员国基本上都与其他有关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

C.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

3.

关于GD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企业在境外创造的产品价值可以计入GDP

B.家务劳动的价值不可计入GDP

C.企业为生产消费品而购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可计入GDP

D.GDP能够体现一国国民的生活质量

4.>2013年7月6日我国与(    )正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是我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签署的首个自贸协定。

A.英国

B.德国

C.意大利

D.瑞士

5.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有(    )。

A.投资需求

B.消费需求

C.储蓄需求

D.出口需求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答案:

解析:

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负面影响,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3.答案:

解析:

GDP是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GDP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人民的生活质量。故本题选D。

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GNP),而不是计入GDP,故A选项错误;

以工资形式支付报酬的家务劳动,可计入GDP,B选项错误;

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C项错误。

4.答案:

解析: 据新华社电昨日,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签署首个自贸协定。据介绍,中瑞自贸协定是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和互利互惠的协定。首先,协定的零关税比例高。中瑞自贸协定生效后,瑞方将对中方99.7%的出口立即实施零关税,中方将对瑞方84.2%的出口最终实施零关税。如果加上部分降税的产品,瑞方参与降税的产品比例是99.99%,中方是96.5%。这大大超过一般自贸协定90%的降税水平。其次,协定为两国产业对接合作提供平台。第三,协定涉及环境、劳工与就业合作、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信息交流、竞争等诸多新规则。

5.答案:

解析: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储蓄作为货币积累,只有完成向投资或消费的转化,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所以国家才会多次通过调低银行储蓄利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相关阅读: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8)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7)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6)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5)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4)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3)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2)
  • ·2021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01)
  • params['domain']?>
    地方公务员考试